核心CPI偏弱,PPI繼續下行態勢,兩者剪刀差再度擴大!四季度通脹壓力如何?
財聯社記者發現,9月PPI-CPI剪刀差有所擴大,為-1.9%,創2021年以來新低。此前8月PPI-CPI剪刀差為-0.2%,為2021年以來首度轉負。
中郵證券曾預計,PPI在海外經濟衰退背景及去年同期高基數影響下,有望繼續下行,并可能在4季度轉負。PPI-CPI剪刀差轉負后未來將進一步走闊,中下游企業成本壓力將進一步緩解。
東方金誠指出,展望未來,核心CPI漲幅將處于明顯低位,加之PPI同比有望延續下行勢頭,穩物價基礎將進一步鞏固。由此,年底前通脹大幅走高的風險不大,宏觀政策將主要聚焦于穩增長。
周茂華預計,國內消費回暖,季節性因素,但國內需求整體處于恢復中,預計后續消費者物價在3.0%附近波動,整體物價溫和。但國內需求處于恢復階段,糧食連年豐收,生豬產能處于合理區間,居民日用品供給充足,疊加去年四季度物價整體基數抬升,物價保持溫和可控。
丁宇佳預計10月PPI環比可能由負轉正,10月PPI翹尾因素從1.3%變為-1.2%,為年內最大降幅,將拖累PPI同比繼續下行。
溫彬告訴財聯社記者,隨著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不斷收緊,未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由前期單邊上漲轉為寬幅波動,我國面對的外部通脹壓力整體減輕。同時,我國通脹壓力則將開始減弱。
“CPI方面,隨著政府冷凍豬肉儲備投放等調控措施的顯效,未來進一步上漲的空間減小。食品價格也會面臨一定的短期波動。由于去年基數較高,10月和11月CPI同比增速轉為下行的可能性增大。PPI方面,四季度去年基數抬升帶來的同比增速回落效應較強,而同時輸入型通脹壓力已較前期減弱,疊加下游需求偏弱,基本可以確定PPI將進入通縮區間。”溫彬說。
詞條內容僅供參考,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
(尤其在法律、醫學等領域),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