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師
2022-01-05
基本解釋
◎ 尊師 zūnshī
(1) [respect the teacher]∶尊敬師長;尊敬教師
尊師愛生
尊師愛徒
(2) [Taoist priest]∶舊時對道士的敬稱
詳細解釋
(1).尊敬師長;尊敬教師。《禮記·學記》:“大學之禮,雖詔於天子,無北面,所以尊師也。”《漢書·蕭望之傳》:“國之將興,尊師而重傅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齊太祖誄》:“聿尚登學,嚴道尊師。” 趙紫陽 《在北京師范大學慶祝教師節大會上的講話》:“我們全黨、全國、全社會都應該重視教育,尊敬教師,在整個社會形成強烈的尊師重教的社會輿論,使之成為一種社會風氣,成為文明社會的一種標志。”
(2).對老師或他人師傅的敬稱。 唐 韓愈 《石鼎聯句》詩序:“夜盡三更,二子思竭不能續,因起謝曰:尊師,非世人也,某伏矣,愿為弟子,不敢更論詩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武技》:“才一交手,尼便呵止,曰:‘此 少林 宗派也。’即問:‘尊師何人?’”
(3).對道士的敬稱。 唐 王昌齡 《武陵開元觀黃煉師院》詩:“松間白髮 黃尊師 ,童子燒香禹步時。” 五代 齊己 《經吳平觀》詩:“老鶴心何待,尊師鬢已乾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一一六:“少頃, 南溟 夫人與 玉虛 尊師約,子可求而請之也。”
詞條內容僅供參考,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
(尤其在法律、醫學等領域),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