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伏 2022-01-05 基本解釋(1).逃匿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鍾會傳》:“西塞 成都 之路,北絶越逸之徑,四面云集,首尾并進,蹊路斷絶,走伏無地。”(2).指逃匿之路。《資治通鑒·宋文帝元嘉三年》:“已命 雍州 刺史 劉粹 等斷其走伏。” 胡三省 注:“走,逃也;伏,匿也。斷其逃匿之路也。”(3).謙辭。猶言趨伏、拜伏。 明 宋濂 《凝道記上·孔子符》:“夫子自謂有 庖犧 時物,我等當愿走伏庭下,借一觀之,洗凡目焉。” 詞條內(nèi)容僅供參考,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(尤其在法律、醫(yī)學等領(lǐng)域),建議您咨詢相關(guān)領(lǐng)域?qū)I(yè)人士。